
>>点这里进入该地区医院就医交流 天津市天津医院是现增名“天津骨科医院”。天津医院及其前身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在中国骨科先驱方先之教授创建的天津骨科医院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全院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开设病床717张,其中骨科病床680张。是一所以骨科为重点,以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为特色的融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全国著名的骨科基地之一。 天津市创伤急救中心担负着本市及外省市工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及其他意外伤害的急救任务,并担负着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教学任务。该中心集创伤骨科、普外、脑外、胸外、泌尿外科等学科为一体,并与“120”台并网,设有专门急救抢救室、急救手术室、急救照像室、急救化验室、重症监护病房(ICU),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化的现代医学抢救系统,抢救成活率达96.3%。 临床骨科云集着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广为人知的创伤骨科采用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新鲜、陈旧及感染开放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引进“AO”等国内外治疗骨折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临床或满意疗效,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多项科研,获国际、国家级发明奖4项,并获得国家专利。 全国首家开创的小儿骨科治疗14岁以下儿童骨和关节疾患。以治疗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脊柱侧弯及各部位骨折、骨骺损伤为特色。特别是早期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优良,已形成系列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全国卫生部级先进科室手显微外科,于1958年在国内首先创建了手外科,又于1963年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显微外科高难度的手术。其中断肢断指再植术、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成活率均达90%以上,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成活率99%。显微修复的成功率,严重手外伤的治疗,手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天津市尚天裕中西医结合骨伤治疗中心是在我国中西医结合骨伤治疗创始人之一——尚天裕教授领导下,融中、西医特色为一体的治疗骨伤基地,尤其是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各种内服、外用中药为治疗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国际诊疗中心设有高级病房,星级服务,对骨科各种疾病有较高的诊疗水平,为中外人士提供舒适环境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骨肿瘤科以一种微波原位热疗保肢技术治疗患者近百例,明显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保留肢体手术后的肿瘤复发率降低至10%以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关节镜科是我市最早开展的利用微创技术治疗全身各关节疾病的科室,设备先进,损伤小,疗效好,受到广大骨关节病患者的欢迎。 脊柱外科以颈椎病、椎间盘脱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等国内外最先进技术治疗为特长,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关节外科中心以各种关节置换为主。对髋关节和膝关节疾病或创伤的外科治疗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有效率达95%。擅长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在复杂病例的人工关节置换,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以及人工关节翻修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同时是我国最早开展脊柱及骨关节结核治疗的临床科室。 近年来,我院先后引进西门子十层全身CT扫描仪、核磁共振扫描仪(MRI)、计算机摄影装置(CR)、彩色多普勒、高压氧舱、双光子骨密度仪、椎间盘镜、肌电图仪及电视监护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我院科研成果,自1980年以来,获国家级发明奖4项、部级8项、市级26项、局级38项。并与国外学术团体交往甚广,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进修、考察、讲学。并与英、美、法、澳、日、德、朝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院、医院建立学术往来,且与日本龟田综合病院建立了友好医院。每年互派学者访问学习。 自1952年创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以来,以举办44届,多年来培养了3000多名高级骨科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多年来我院出版了多种骨科学术专著,《临床骨科学》、《实用骨科手术学》、《临床骨科医师手册》、《急症骨科学》、《骨肿瘤图谱》、《骨关节X线诊断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丛书-骨伤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骨科手术技巧》、《骨科基本功》及《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等,为骨科医师提供了高水平的临床及教学参考书。 院 长:王学谦 党委书记: 张玉华 地 址:中国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邮政编码:300211 电 话:(022)28332917—19 传 真:(022)28308891 交 通:乘93路、96路、58路、693路、808路汽车在围 堤道天津医院站下车 乘95路、615路、33路、48路、46路、911路、912路、855路在南楼站下车
>>点这里进入该医院就医交流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始建于1949年,原名为中纺医院,后与邮电、天和、恩光等医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院分为本部、东院、滨海医院三部分,医院总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医院本部主楼23层,呈“Y”字型结构。 该院是一所以器官移植、急救医学、耳鼻喉科学为特色,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天津市三大医学中心之一。医院现有1100张病床,35个临床专业科室,6个硕士研究生授权点,6个研究所,即:天津市器官移植研究所、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天津市耳鼻喉研究所、天津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天津市血栓与止血研究所、天津市医院系统工程研究所,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即: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被国家人事部正式批准为临床医学博士后工作站。天津市医学影像、护理、病案三个质量控制中心也设在该院。
医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014人,其中高级职称3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天津市授衔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 55人。院内多专业、多学科中青年学术骨干及学术带头人到国外深造,并已学成归来。博士生、硕士生不断充实各个学科,使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诸方面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医院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武警医学院、天津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
该院器官移植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的器官移植中心,为中国临床肝移植发源地及天津市的“移植技术应用基地”。器官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任中心主任。该中心于1994年5月成功完成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迄今存活达十余年。创造了我国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的新记录。此后,又创造并保持着我国肝移植史上手术总例数、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存活时间、生存患者总数、短时间内手术例数等多项记录。 在肝移植术后防治乙肝的复发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成功地实施了首例应用生物技术进行术中活性受体吸附清除丙肝病毒的移植术,解决了丙肝病人经换肝手术治疗后,移植体内的新肝脏100%会重新染上丙肝这一世界移植外科领域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随着器官移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肝、肾移植已成为该院常规手术。至2006年6月累计完成肝移植2100余例,肾移植 1300余例。为巩固和发展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全国领先地位,天津市委、市政府投资约1.7亿元,建筑面积为4.6万平方米的器官移植中心大楼于2006 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发展天津市器官移植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急救医学研究所充分发挥救治急、危、重症的经验、技术、设备优势,救治了大量的急危重症病人;该院急救医学研究所是天津市的重点学科,由中西医结合危重病专家王今达教授创办。该研究所有国际先进水平的ICU和血液净化中心,有国内外先进的实验仪器,并设有分子生物研究室、免疫研究室、中药制剂室、动物实验室、临床检验室,1997被批准为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该研究所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抢救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院耳鼻咽喉研究所是天津市的重点学科,创始人是著名耳鼻喉科专家林必锦教授,后在天津市第一批授衔专家杨宝琦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分为头颈外科、耳科、鼻科、中西医结合科、嗓音医学科和功能检查科六科。拥有进口CO2激光、手术显微镜、各种喉镜和内窥镜、鼻切削钻、睡眠呼吸监护仪,系统的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测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数十台。耳鼻喉学科在开展早期喉癌二氧化碳激光微创手术、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喉显微外科术、各种鼓室成型术听力重建术、周围性面瘫手术、耳神经显微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等高难度手术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 心脏学科以介入技术为突破口实现了快速发展;骨科曾历时2个半小时成功为一位髋关节、膝关节严重畸形的患者实施了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在天津市尚属首次;麻醉、影像、肾病、心理卫生等学科也都有自己的新技术亮点。 医院现有设备2.3亿,包括磁共振成像仪(MRI),螺旋CT扫描仪,骨密度仪,彩色中央监护站、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彩色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显微动态喉镜,激光手术刀,自动麻醉机等高精尖设备以及万元以上设备700余(台)件,为诊断治疗的高效、准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设施完备的学术报告厅、宽敞明亮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职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医院主体大楼于2003年进行了大规模整体改造,使环境设施、整体功能得到大幅提升,院内感染控制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优越的就医环境。 该院先后被评为 “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十佳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医院”等。此外,还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天津市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天津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企业、天津市社会公认满意单位等称号。 医院现已成为天津市医疗卫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天津市重点医疗保健任务,并与世界十几个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并与日本、德国、韩国、芬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以追求高质量医教研水平为目标、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办院宗旨,并为有志于献身医学的高级人才搭建事业平台。随着新建的器官移植大楼即将落成并投 入使用,一个崭新的医学中心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先后由强逸之、武春敏、游伟、姚树源及姜文学等骨科专家任行政主任,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姜文学博士的带领下,学科队伍快速发展壮大,医教研成绩显著。现有骨科床位60张病床,骨科医师20人(包括退休返聘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9人。骨科还设有骨科康复和康复理疗科,现有理疗师3人。
近年来在天津市率先开展双侧人工髋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复杂人工关节翻修术、显微镜下微创颈椎和腰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股骨头表面置换术、肿瘤切除并大段异体骨植骨脊柱或肢体重建术、股骨头坏死的带血管骨瓣移植和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及各种筋膜皮瓣和肌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等先进手术。1998年在天津建立首家新鲜冷冻骨库,已在临床应用200多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目前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努力。 在科研方面,完成4项市级科研课题,目前承担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课题3项,卫生局重点课题1项,填补卫生局新技术空白项目10项。 在学术交流方面,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人工关节学术研讨会和股骨头坏死最新治疗进展学术研讨会等两项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近年来,与美国、韩国、荷兰、南非、法国、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出国学习10余人次,国外教授访问和讲学12人次。 我科拥有的现代化设备有手术显微镜(德国蔡司)、关节镜、G型臂X线透视机、C型臂X线透视机、岛津床旁X光机、脉冲电磁场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及全部进口手术专用器械。 联系方式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 24号 电话: 022-23626600(本部) 22-24042815(东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