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88
- 积分
- 0
- 银子
- 670 两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9-9-26
|
本帖最后由 我命由我 于 2020-2-13 16:00 编辑
资料来源:Mochida K, Komori H, Okawa A, et al. Regressionof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observ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J]. Spine,1998, 23(9): 990-995.
然后我找到了原文,翻译成中文,译文如下:使用反复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 明确颈椎间盘突出症随时间的形态学变化,以确立治疗策略。在作者先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随访研究中,在隔离型病变中观察到自发退变,并且发现退变的趋势因椎间盘突出物的解剖位置不同而不同。 对3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反复的磁共振影像学检查。 使用这种成像技术评估椎间盘突出大小随时间的变化。 评价表明,特点的自发消退发现,如挤出模式,临床结果评价的症状。 15例(40%)突出物体积减少。 从出现症状到最初检查的间隔时间,回归组明显短于椎间盘突出无变化组。颈椎间盘突出以突出型为主,在矢状位上可分为移位型,轴位上可分为侧位型,最常见的是自发退变型。 所有神经根性疼痛合并上肢肌萎缩的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成功。 虽然不能否认出血和椎间盘物质合并的可能性,但突出物质的主动吸收可能发生在急性期。暴露于硬膜外间隙的挤压物质可能比韧带下方吸收更快。 血管供应可能在再吸收机制中起作用。 挤压的时相和位置是影响颈椎间盘突出物再吸收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急性期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阐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是必要的,而且移行性、侧位型疝回退如此频繁,不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应选择保守治疗,上肢肌萎缩患者也应选择保守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