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56
- 积分
- 0
- 银子
- 249 两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6-15
|
坚决支持。
就是纳闷腰椎论坛怎莫没见腰椎峡部裂这一典型腰椎病。
腰椎峡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
脊柱峡部裂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脊柱椎弓上、下关节突间称为峡部,是椎弓最薄弱之处。椎弓峡部骨质连续性中断,由纤维组织替代称为脊柱峡部裂(Spondylolysis)或峡部不连。脊柱峡部裂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好发于腰骶部,尤以第5腰椎居多,约占85%。双侧峡部裂又称椎弓崩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使相邻上下椎体间产生慢性移动,导致腰椎滑脱。
【病因病理】
正常椎骨有三个原发成骨中心:椎体一个,每侧椎弓各一个。椎弓成骨中心在胚胎第7~8周出现,5~6岁时与椎体原发骨化中心融合。有学者认为,每侧椎弓各有两个骨化中心,一个发展为上关节突及椎弓根,另一个发展为下关节突、椎板及棘突,如两者不能融合,即形成峡部裂,并可发展为椎骨滑脱,这是一种先天性峡部发育异常学说。有文献资料根据婴儿尸体解剖结果否定这一观点,亦有个别报道支持这一观点。因此,先天性峡部异常学说尚难肯定。
Scheider和Cozen通过研究发现峡部裂隙并非先天缺损,而是发育不良所致,他们分别认为各种机械应力和外伤作用于发育不良的峡部是造成脊柱崩裂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多数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脊柱峡部裂是由外伤和劳损所致。
外伤和劳损学说认为脊柱峡部其实为关节突间部,在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连的峡部是各种机械应力传达的部位,这种解剖特点使其很容易在过度的、积累性的屈伸和扭转活动中发生断裂。比如,在发病率最高的第5腰椎,由于腰骶角的存在,椎弓峡部既要承受体重的垂直应力,又要分担向前下方的剪式应力,在腰椎侧弯和旋转活动中还有多方向的分力产生,因此腰5峡部集中了各种应力,很容易因外力作用出现断裂或疲劳骨折。峡部一旦出现断裂,由于各种应力的继续存在往往不能愈合,裂隙由纤维组织长人即形成峡部不连;垂直应力和剪式应力进一步发展可使骨块逐渐分离,上椎体在下椎体上向前移动,造成脊柱滑脱。但也有单纯峡部出现裂隙而始终没有脊椎滑脱的。
总之,脊柱峡部裂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除先天性缺损外,它是在椎弓薄弱或发育不良的基础上,由慢性劳损或外伤骨折造成的。老年人在长期劳作的过程中,由于脊柱(尤其腰椎)的负重和挤压,多可造成峡部的疲劳骨折。另外,峡部裂发展形成的腰椎滑脱,在老年人亦可因关节突退变而引起,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又名假性滑脱。
【临床表现】
多数单纯脊柱峡部裂病人可无明显症状。有的出现腰部疼痛,疼痛与慢性腰肌劳损相类似。疲劳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或消失。疼痛亦不影响日常生活,病人常可从事一般性劳动。峡部裂隙纤维组织增生压迫或牵拉神经根时,亦可出现疼痛向臀部或大腿部放射的症状。少数病人腰痛限于腰骶部,翻身活动有困难。随病情发展出现腰椎滑脱的症状与滑脱程度有关。轻度滑脱仅有下腰痛。重度滑脱腰痛加重,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及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个别出现马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等表现。
X线平片检查在前后位和侧位一般不能显示脊柱峡部裂的病变,偶尔在椎弓根部位有一密度减低的斜行裂隙阴影。斜位片可以发现椎弓及附件影像似一“猎狗”,狗的嘴为同侧横突,狗耳为上关节突,狗眼为椎弓根纵行断面,狗颈为峡部,狗体为同侧椎体,狗腿为同侧及对侧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横突。峡部断裂时,狗颈出现带状裂隙,断端骨质常硬化,密度增高,称为“狗戴项链”。
X线侧位平片对腰椎滑脱诊断和滑脱程度测量有重要意义。Me州ing按第5腰椎在骶骨上前移程度将脊椎滑脱分为4度:滑脱在l/4以内者为I度,在l/4~l/2者为Ⅱ度,在1/2~3/4者为Ⅲ度,大于3/4者为Ⅳ度。
【治疗】
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单纯脊柱峡部裂或虽有腰椎滑脱,但程度较轻且症状不明显者,可行理疗或局部轻手法按摩,并用较宽的腰骶带或腰围保护,以减轻疼痛及防止腰椎滑脱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骶部受伤及从事体力劳动。疼痛较重者可酌情服用止痛药物。
保守治疗无效,并有神经根受压症状或腰椎滑脱明显,腰痛较重者,可行脊椎融合术或神经根管减压和后外侧横突融合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