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2
- 积分
- 0
- 银子
- 256 两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1-2
|
回复 #1 redline2005 的帖子
“压迫说”归因于椎间盘突出,主张手术切除椎间盘;“炎症说”归因于神经根炎而主张封闭和用消炎药。事实上有许多外伤不治疗、单凭休息也可以自愈。基于这种常识,在美国多认为“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症状往往对保守治疗效果好,仅某些情况才需要手术Nerve root compression resulting from herniated disks often responds to conservative therapy. In certain cases ,surgery may be needed.”其依赖卧床休息、住院、药物和手术以构成美国的正统医疗模式,约占脊柱病市场份额60%;另外一种非正统模式是整脊,占40%,整脊病人满意率统计记分虽高,可是在身体复康和经济后果方面还不太可靠[4]。那么有没有一种疗法既能愈椎间盘之伤又可以消神经根之炎性水肿从而迅速解除病人之痛苦呢?
就疼痛严重程度而言,可能痛风比坐骨神经痛有时还令人难以忍受,据说“得了痛风的人把这种病的感觉比作关节里扎进了一根钉子;比作用强有力的钳子把肉撕下来;比作被狗咬住,而狗的牙齿在啃他们的骨头;比作被老虎钳夹;比作腿被挤在厚木板和铸造成的楔子之间所受到的痛苦。一言以蔽之,得了痛风的人用最恐怖的比喻来说明他们所忍受的地狱般的折磨”[13]。那么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如何呢?试举一例:某部队转业干部某某,因参加婚礼食鲍鱼过多致痛风发作,右足肿胀疼痛不能履地(自谓比骨折还痛)2天,于2006-05-10被送我所,予中药外涂加内服发汗,1个小时即肿消痛止,弃拐可以自己行走。可见中医对疼痛治疗有特长,较西医诸疗法还略胜一筹!中医治病理论与西医迥异:“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外科必本于内,知乎于内求乎外”(汪机〈外科理例〉)。“消肿止痛,首推行气行血”(张山雷〈疡科纲要〉)。中医重视整体治疗;西医在诊治某些局部外伤发炎时经常应用抗菌素等也属整体治疗,为什么有些西医对中医整体治疗就不理解呢?这对于热衷于作脊神经根切断术Rhizotomy以缓解顽固性神经痛或中脑束切断术Mesencephalic tractomy以缓解三叉神经痛的外科大夫来说值得深思。
无论什么疗法,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以无损为妙。医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兹举2例椎间盘手术病例,供思考。
例①唐某某,女性,56岁,住青岛四方区兴隆一路 因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7个月活动受限不会挪步而于2006-10-2来我所求医。
病史:患者因腰腿痛3个月,CT诊断:L3-4椎间盘膨出,L4-5椎间盘向后突出4-5MM,L5S1椎间盘向左后方脱出8MM、并向下脱垂4MM于2006-3-8在青岛XX骨科医院行L5S1左侧椎半侧开窗、神经根管扩大、脱出髓核摘除术,住院15日,于3月23日出院,嘱“腰围外固定4周,一月后复诊”。2006-5-17到XX骨科医院CT复诊:“L5S1左侧椎板及L5椎体左后方骨质缺如,原突出椎间盘已消失,相应区域示软组织填充,与硬膜囊界限欠清晰。L3-4、4-5椎间盘与术前比较无改变”。左臂麻木10多年。膝弯起困难7个月。
体检:体态臃肿,活动受限,前弯10度,后仰0度。
治疗过程:如法治疗,首次稍动即晕,卧床久也。翌日即感到轻松,可以用器具锻炼。治疗3次,好转。
例②田某,男性,35岁,深圳某电子公司科技人员。腰突术后4个月,右下肢麻木日渐加重于2006-11-16来我所求医。
病史:今年2月因腰腿痛于2006-2-5在深圳南山医院CT 示 L4-5、L5-S1 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当地保守治疗无效,7月到北京PLA66400骨科医院请名医手术,2006-7-17CT 复查如片子所示。2006-8-24在内蒙古自治区医院MRI报告:“L5-S1、SI-2 椎间盘术后改变,左侧椎板部分却如,其旁软组织可见长T1 长T2 信号。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压迫硬膜囊,右侧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受压水肿。”
检查:一般可。右臀部肌肉萎缩,小腿肌肉萎缩。活动受限,能走100M。
诊断:手术失败综合征
治疗经过: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到26日小腿肌肉萎缩明显好转,可以在跑步机上锻炼。共治3次,回去上班。
按:例①属颈腰膝综合症。是否适宜手术?术后CT示:“L5S1左侧椎板及L5椎体左后方骨质缺如,原突出椎间盘已消失”,连椎体也被啃了一大块,对脊柱稳定有何影响?又腰4/5中央型突出怎么办?腰3/4膨出呢?颈椎?膝?此手术对病人有益还是有害?值得讨论。例②刚手术后疼痛减轻,可是几天后疼痛加重则难以忍受,MRI示:侧隐窝狭窄。病人情绪低落,后悔不该手术。可见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值得慎重。
5 较之西医,中医治骨伤有何优点和特色?
中医治疗腰腿痛(即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内就缕述备祥,可是由于其理论体系不符合西医的口吻而不被重视,实在是人类一大悲哀!
西医的思维方式与东方哲学格格不入。从外科学家Michael E.Debakey “切除”、“修复”、“替代”三个“R”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进程,想到美国出兵伊拉克:损兵3000,吊死萨达姆,换一个新政府,是否能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和幸福?通过切除或“微创消融”椎间盘破坏脊椎稳定性以治疗腰腿痛岂能达到“形神俱妙”?人工椎间盘再贵,又岂能代替“原装”的椎间盘!?迷信手术:腰椎间盘突出切腰椎,颈椎间盘突出切颈椎,如《spine》所云:“如果椎间盘切除不行就作融合术;如果融合术不行再作融合翻修术、椎体间植骨加钢板固定。如果这次又失败了则除去钢板再分析其它水平的椎间盘情况进行手术。If disc excision did not work,the patient could have a fusion;if the fusion not work, the patient could have a fusion-revision surgery with hartware and interbody grafts. If this failed, the hardware could be removed and the other levels analyzed如此走马灯似的翻修好象永无有止境,自能延续其外科行业的发展,而且除了病人,所有参加手术者好象也都很高兴,营业状况也还好The merry-go-round seemed endless,a selfperpetuating industry. All the players seemed happy, except the patients, and business was good.”.“公众对腰背手术已开始有所提防,病人对治疗腰背痛专家们的满意程度也一落千丈。随着脊椎手术失败综合症数量的增加,努力改善脊柱融合率的新技术也在发展The public began to become more wary of back surgery,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for the majority of specialists dealing with back pain plummeted. With an increasing volume of failed spine surgery, new technologies were developed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fusion rates.”[4]如此而已。这就是美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现状!
由此可见,现代西医并非完美无缺。美国学者L.Thomas对现代医学就不那么顶礼膜拜,而是持批评态度,他认为现代医学中有一大部分属于“非技术”,手术、人工器官等亦还属于“半吊子技术”范畴。他认为医生不能满足于当一个优秀的匠人,而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富有智慧的人:“在注意科技对人性的种种后果时,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忽视高思维,因为这一平衡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我们相信,中国文明,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在高思维方面能为人类作出许多贡献”([美]约翰奈斯比特著《高科技高思维》P4)。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迄今中国仍在派人出国学习这些“先进技术”,做一个手术动辄数万或数十万元(据说用美国耗材1个钉子就1万元)。效果如何?而聪明的美国人有病却愿意到中国或韩国求医,接受中国传统医学治疗。有位名叫戴威的副总裁患颈椎病,甚至还光顾我这样一个小诊所,为什么?更加值得令人深思的是:美国脊柱权威杂志《Spine》居然以大量篇幅介绍禅宗四大宗旨:“我认为我们从禅宗思想的四大基本宗旨能够获得一些指引,尽管已有5000年之久,可是在今天仍然有价值I think we can gain some guidance from the four basic tenets of Zen thought, which are over 5000 years old, but are still as valuable today as they were then(按:据佛史应为2000年)[4]。发菩提心修学四弘誓愿:①众生无边誓愿度;②烦恼无尽誓愿断;③法门无量誓愿学;④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禅学亦可以治病,笔者曾发表过《白居易禅观疗中风刍议》(李良松主编.中华医药文化论丛.鹭江出版社P74)的论文。在我国悠久的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确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值得我们发掘和学习,非唯“神刀”一屠为能也!《内经》还有“异法方宜论”。《华氏中藏经》有“病有所宜论”:“夫病者有宜汤者,有宜圆者,有宜散者,有宜下者,有宜吐者,有宜汗者,有宜灸者,有宜针者,有宜补者,有宜按摩者,有宜导引者……种种治法,岂能一也,若非良善精博,难为取愈”。
中医治病不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中国的针灸术早在17世纪即传入欧洲,可是由于与西医理论相抵触,始终未被西方广泛接受:一根插入手上的银针怎么能够治疗牙痛呢?直到1976年以后,认识才发生急剧的改变[11]。现在中医针灸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地传播并受到众多病人的欢迎。可是在中医中药方面还缺乏了解。中医重实践,如《四库全书脚气治法总要卷上》(董汲)曰:“古之大医,往往因自病或亲属有疾,故究心积虑,遂为高医。良由日见变侯,斟酌冷热虚实,悉所经历,则唐孙真人、甄权、苏恭、深师道人之类皆其人也。谚云:千闻不如一见。此之谓也”。在医治骨伤方面中医还重视内服药,如《正体类要》序云:“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太史公有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吾以为患在不能贯而通之耳”(中国医学大成五p258)。当今医界能学贯中西精通内外各科者屈指可数矣。现在风行将内科病用外科治如冠心病放支架或搭桥,确实也解决一些问题,那么外科病可否用内科治呢?这在过去,颇有诸多成功经验,如中药治疗急腹症,疗效颇佳,值得发扬光大;而治骨折,我们仅用中药口服,效果也很好,立竿见影!由此联想到中药治疗椎间盘突出问题是否可能呢?关于这方面病例,我们过去曾作过许多报道;兹举2例骨折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因为较之骨折,“突出”乃微疾也:
X线照片3
X照片2
X 线照片1
例①鼻骨骨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