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突友有了腰腿疼症状后都会把此归因于腰椎疾病引起的,随着我自己腰椎疾病的迁延过程,逐渐认识到腰腿疼的原因会有很多种,是不同的疾病部位引起的,如果事先储备一些医学检查、鉴别的知识,则对医生的诊断和自己的病况会有更清晰的了解,有利于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治疗,也多少可以防止庸医的忽悠和误诊,更多的掌握自己的命运。
看到一篇很好、实用的文章,整理后推荐给大家参考:
腰椎间盘突出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区别和判断?
一. 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除中央型引起椎管完全阻塞者可出现蛋白含量增高、潘氏试验及奎氏试验阳性外,通常均属正常。
2. 其他化验
诸如红细胞沉降率、康华反应、类风湿因子、胶状金试验等化验检查,主要用于对其他疾患的鉴别诊断。
二.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 状和体征是: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 它骨性病变。
三. 影像学检查
近年来用于腰椎间盘疾患诊断的影像学技术进展较大,其中包括X线平片、椎间盘造影、CT、超声波、磁共振及脊髓造影等。在一般情况下,普通X线平片即可达诊断目的,困难者则需采用磁共振(或参考超声波及CT检查,但其确诊率较低)。非不得已,不轻易选用脊髓造影。
1.腰椎X线平片
(1)腰椎后前位片(正位):多显示腰椎侧弯征,椎间隙宽度于病变早期多无改变;如病程较久,则 显示椎间隙狭窄,并于椎体边缘有各种形态的骨刺出现。棘突的偏移虽较常见,但不一定有 什么意义。
(2)腰椎侧位片:其诊断价值较前者更为重要。
①多数病例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急性发作者。
②椎体型中的前缘型可于侧位片上显示典型的三角形骨裂征等(图5)。
③椎间隙狭窄及椎体边缘骨刺形成表明病程较长。
④椎间盘钙化(罕见)或脱出的髓核钙化(稍多见),主要在侧位片上显示。
(3)腰椎斜位片:主要用于除外下腰椎椎弓断裂及腰骶(或骶髂)关节病变。而在单纯椎间盘脱出 症患者多无特殊所见,因此,诊断明确者勿需摄此片。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毛驴 于 2012-12-5 13:22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毛驴 于 2012-12-6 09:5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