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58
- 积分
- 0
- 银子
- 152 两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1-30
|
在其他网站看到的 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
椎间融合通过固定不稳定椎而达到椎间融合从而缓解疼痛,成为传统脊柱外科的最后手段,内固定的优点包括重塑生理前凸、提供内在的稳定性,并且理论上更容易融合而被誉为“金标准”。 但是,尽管采用了环状cage的融合术,椎间融合率已达到95%以上,临床上“极好”的结果大概也只有30%。然而,相关的并发症有报道达33%,植入物失败引起的假关节形成占患者中的7%~10%。此外,坚强固定融合术后期还能导致椎间关节炎和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其发生率高达52.5%。因此,需要一个侵入性较小并能提供安全有效平衡的策略,即动态固定(Dynamic stabilization,DS)。 Sengupta等认为动态固定是指在不植骨融合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脊柱节段异常活动,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椎间节段间的正常活动度,并允许更多的生理性负荷传递以缓解疼痛并预防或减缓邻近节段退变。椎间盘也可能在动态系统的保护下得到自身修复。
脊柱的稳定包括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而动态稳定是脊柱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坚强内固定可使脊柱达到静态稳定,而动态内固定可重建脊柱动态稳定,符合脊柱的生理要求,成为目前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理想的动态固定应能保证正常的脊柱稳定性,并且最大限度地恢复节段间的活动度,改变运动节段负荷传递的方式。理想的后路稳定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一)微创;(二)保留和再建脊柱正常运动;(三)防止固定系统疲劳失败;(四)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屈度;(五)防止不正常负重;(六)失败后易于翻修。 棘突间撑开装置是一种非融合的动态性固定。其作用原理是撑开病变节段棘突,维持了椎间的高度;吸收振荡,分担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负荷,并使运动节段处于轻度屈曲状态,牵张弯曲的黄韧带,缓解椎管和神经根管的狭窄,减轻椎管内压力,从而减轻神经源性腰痛。 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是一种棘突间撑开装置,主要应用于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小关节面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体间轻度失稳及开窗减压、髓核组织摘除术后的固定,也可以用于器械融合的两端,作为坚强融合到非融合的过渡区(Transition zone,TZ)。但是棘突间Coflex~(TM)植入对于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未见报道;Coflex~(TM)作为坚强融合到非融合的过渡区,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也未见报道;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及对椎间隙的撑开效果如何国内未见报道。
[ 本帖最后由 爱吃黄帅 于 2011-2-22 10:19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爱吃黄帅 于 2011-2-22 10: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