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论坛

这里是一群很优秀的人,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非常突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腰椎论坛»腰椎论坛 私家花园 当归四逆理中汤--服用六个月的经历   『 交流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分享腰突症康复经验 』

标题: 当归四逆理中汤--服用六个月的经历

  [复制链接]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7:49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论坛提供这个方子的,就是说泡服的。
可能是考虑到大家都是上班族,泡服比煮服更便利吧。
也可能是考虑到泡服,所以,附子用的量并不大。

如果是煮服,也许,药剂的份量还可以再增加一些。

我自己是用这个方子煮服的。
喝了一个月后,嫌药味太淡,干脆用两付药一次煮的。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7:50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心 于 2008-12-12 13:11 发表 [地址=http://yz-bbs.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4179&ptid=3165]
子收获不少啊!你能告诉我温灸腰部要选什么...


腰部不是膀胱经,就是带脉。
腰部都可以灸的。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7:51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花 于 2008-12-15 18:37 发表 [地址=http://yz-bbs.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4391&ptid=3165]
用熬药?难道是把药打成粹粉了吗?还用我听说附子有...


买到药就知道为什么可以泡服了。
药量非常少,拿个大杯子就可以泡了喝了,不用打成粉的。


注册会员
帖子
417
积分
1
银子
1218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5-31

优秀突友康复突友

发表于 2009-1-2 23:04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子性有毒,就是制附子医者也强调久煮。

泡,能去毒了吗?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3:37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泡服,所以,我看这方子里面用的附子量极小。

如果是煮服,我的中医朋友建议我加到30克的量。
我不愿意加到这么多,我有把两包药放在一起煎煮,相当于把各药量加了一倍。。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2:23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温扶阳药物煎煮方法及服药禁忌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每付药均需煎煮三次。每次以水没过药面为佳,每次先以大火煎开,后以小火再煎煮30分钟,将三次煎煮好的药汁混合,分早、中、晚三次服下。服药时间以与用餐间隔1小时为佳,饭前、饭后均可。
注:
1.附片需多加水先煎2小时以不麻嘴后(如果中途汁水煎干,只能加入开水再煎),再混合其他药物依上法煎煮。
2.白晒参需先单煎1小时取汁后,白晒参渣再混合其他药物依上法煎煮。每次服药时,取白晒参汁1/3混入煎好的药汁即可。
3.如需同时服用西药,则中药、西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

服药禁忌:
生、冷、酒、醋、燥性食物(如油炸、烧烤、胡椒等食物)。
注:
慢性病禁服:公鸡、鲤鱼、斑鱼、兔肉、鹅肉、鹅蛋、鸭肉、鸭蛋。
凡服辛温药禁服:绿豆、海带、豆腐、豆花、莲藕、荷叶、芥菜、白花菜、野菜、胡萝卜、凉薯、扁豆、蜂糖(蜂蜜)、南瓜、皮蛋、魔芋豆腐、含碱面食及部分水果(西瓜、柿子、香蕉、柚子,其他水果可加热食用)。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25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药方中的附子为回阳至圣药,但是,一直以来,对于附子的争执很多。

在百度搜索了一些,转贴于下。
给大家作个参考。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28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卢火神考察江油中坝附子!
2008年08月10日 星期日 15:44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3e5f3bf7e&000]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脱阳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部 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在卢氏扶阳学派祖师爷卢铸之、卢永定老先生立法处方中,附子的运用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

    但到了现今“卢火神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附子的运用却在减少,甚至有段时间卢火神已少用附子,是什么原因促使最擅用附子的卢火神少用自己的拿手好药呢?卢火神的回答是:“附子的质量在下降,附子的药效在降低,甚至还有副作用在增加!”


附子的生长特性是:冬至一阳生时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很早卢火神就想亲自前往附子的产地实地考察附子的生长、采挖以及炮制过程,探索附子药效下降的真正原因,谋求恢复附子功效的方法。


夏至刚过数天,我们一行7、8人随从卢火神一道前往附子的道地之地——江油中坝,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


已时左右,驱车到达江油中坝的河西大桥。XX附子公司的汪总一行已在此等候多时,随及步行前往附近的田间观看采挖情况。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531f2a6&000]

目前附子一般与其它作物间种,我们看到的是与玉米间种。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4a8b110&000]
还未采挖的附子苗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3d2f4dd&000]
正在采挖附子的农户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400c655&000]
这就是附子,一边一个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46ba862&000]
将附子摘下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43dd486&000]
剩下的根部就是川乌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5044325&000]
已采挖完的田间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550837e&000]
沿途随处可见收获的附子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57e37b2&000]
正在清理附子的种植户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59cbb12&000]
正在清理附子的种植户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7b2db3d&000]
我找到的两个较大的附子,每个重约120克

汪总从事附子有关工作已近40年,对附子生长、采挖、炮制均有发言权。据他介绍,中坝种植附子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而到60年代时达到鼎盛,种植面积最多达5000余亩。但从此开始衰退,近十多年更是快速萎缩,今年的种植面积仅为1200余亩。当然收购价格也是一低再低,前几年甚至为每公斤三、四块钱左右,极大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近两年价格才略略回升。

    汪总在分析这种现状时,总结出两点原因:一是教材原因,50年代为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在全国新办了许多中医院校,将全国优秀的名老中医从民间汇集于中医院校及中医医院,在课程设置上放弃中医经典,大肆采用统编教材,而统编教材的编制者恰恰是受金元以降医学思想影响较深之人,误解阴阳平衡,重用寒凉之法,加上教学与实践脱离,近亲繁值几代后,培养出的学生已无诊病水平,更不用说灵活使用温阳重剂——附子,大都陷入“附子有毒;非身凉、四肢厥则不可用;非危证不用”的怪圈,用汪总的话就是:“学院派不用附子”。二是政策原因,“药典”颁发后,里面明确记载附子用量的上限是15克,如果能用附子的医生开方用量超过15克的话,则有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而根本不管这医疗事故是不是附子用量造成的。综上所述,这是导致附子市场极度萎缩的两个主要原因。


我们不由得感概,从附子市场的衰败也可从一方面折射出中医、中药市场的全面衰败。政策往往是一把双忍剑,不管发心如何好,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大办中医院校,无非是想大力发展中医中药,想通过西方的教学模式大规模复制人才,但结果呢?现在许多中医院校的老师根本没有能力看病,不能看病的老师能培养出能看病的学生吗?这基本上是天方夜谭。而被集中到中医院校的优秀中医因受各种限制,如必须采用统编教材,必须有“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才能评定职称,判断一个教师的学术地位已不是医术而变成职称、资历等等,这将直接导致无法将优秀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从此恶性循环,直至今天成为中医衰退的一个主要的政策原因。


而药典的制定,出发点也是很好的,无非是为了更好指导医生用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但怎么制定却是一门艺术。而现在的制定基本上是求稳、求全的方式。安全是安全,但药性也没有了。用附子就是用它的偏性(毒性、烈火之性),扶病体阳性的缺失,该用重剂时量不跟上,哪还有疗效呢?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人曾经进食二两饭导致胀死,我们是不是也制定出一个“饭典”:规定中国人每餐饭量不得超过二两,否则后果全由餐馆老板自负,那岂不是要将体力工作者全部活活饿死?!


其实汪总还忽略了一个导致附子市场极度萎缩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附子质量在下降,药效在降低。附子因为必须炮制才能长期保存、方便使用,炮制流程的把握是关系附子质量的重要原因。生附子秉天地之全阳之气,是一团烈火,人体无法直接接受,故必须炮制,使其具有火性而又不至太过而伤及人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经历了炮(高温)制、童便制、盐制,到明末清初基本上固定下用胆巴水炮制。胆巴为至阴之物,用其制至阳之物也合适不过。再者胆巴还有固形的作用,也就是说经过胆巴浸泡的附子再怎么蒸煮也不会散形,这样就利于下一个流程的制作。但问题也同样出来了,到底该用多少胆巴炮制?制附片成品残留多少胆巴成份才是合格的产品,这些作为制附片最重要的检测指标在“药典”中却没有任何规定。于是在利益驱动及监管缺失之下,许多炮制者减少了胆巴浸泡后的附子漂洗次数(俗称退胆),因为漂洗会导致胆巴和附子成分的流失,也就减少了出成率,导致成本的增加。一般而言,按照漂洗三次计算,正规制附子的出成率为4.5:1,也就是说4.5公斤生附子产出1公斤制附子,但现在许多炮制者的出成率却为2.8:1,更有甚者,许多利欲熏心者,则千方百计增加制附子中胆巴的含量,因为胆巴的价格比生附子便宜多了,出成率达到1.8:1。这样炮制出来的附子不仅没有其应有的阳性,反而有其相反的阴性,用于处方配药效果不下降才怪,不出事才怪!我曾经在许多药店都购买过制附片,大都有问题,就连大名鼎鼎的“北京同仁堂”所卖的制附片有时也都不能入口,胆巴含量严重超标。


那么我们在平常应该怎样鉴别良好的制附刨附片呢?我想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没有过度残留的胆巴成份,可以通过品尝是否有咸、苦、涩味,若有则胆巴残留成分过多;也可用手掰掰,如果发软,肯定胆巴成分也过多。另外一个条件是尝尝还有没有附子的味道,也就是麻味,如果已无麻味,说明炮制过度,制附片的药性基本丧失贻尽,没什么用了。汪总他们现在就专门为台湾生产了一批“刨附片”一点胆巴的咸涩味都没有,但也没有一点麻味了,这已不是制附片了,而是土豆片了。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30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我们一行前往XX附子公司继续考察附子的炮制过程。


占地30余亩的XX附子公司在这收获旺季里本应是很繁忙的,但事实恰恰相反,相当冷清,生产设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汪总解释道,他们从建厂起就亏损至今,他们的产品基本上都未在市场上流通,现在基本上都是按需生产。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炮制基本是按正规流程做的,成本高很多,根本无法与其他个体炮制者生产的产品竞争。又一个活生生的“李逵被李鬼打败”的例子。这样的事对于一般商品尚可忽略,但这可是或救人活命或贻害无辜的药品啊!

造成这种恶果的症结在哪里呢?还是政府的制度造成的!在引导人们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换言之:一切向钱看)后,道德规范已不足以约束经营活动,只有靠完善的、人性化的、可执行的制度来规范经营秩序。就附子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质量检测标准来监管市场,必定导致市场混乱,进而市场衰退。


在XX附子公司的会议室里,汪总给我们展示了二、三十种制附子样品,有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炮天雄、盐附子、刨附片、淡附片、生附片,熟附块等等。汪总一一向我们介绍各种产品的炮制工艺。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26d3a38c6&000]
听汪总介绍附子的生长、采挖和炮制情况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078c01&000]
各种制附子样品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355159&000]
各种制附子样品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53dd6a&000]
各种制附子样品

一、 炮附片(炮天雄)
传统工艺:将附子或附片在特制的烤炉里用热土煨烤而成。
现在工艺:将附子或附片在工业微波炉里烘烤而成。

二、 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等
1. 浸泡流程
传统工艺:用童便或盐或胆巴浸泡,用流水(一般是河水或溪水)冲洗几日,无咸味乃可。
现代工艺:用胆巴浸泡,在水槽中漂洗1-3次,甚至未经漂洗。
2. 蒸、煮流程
(1) 白附片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中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绝无咸、苦、涩味。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
(2) 黄附片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并同甘草、栀子、红花、姜黄、牙皂等煮透心后,去皮开片并点上四点红印而成,出产的黄附片黄澄透亮。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片去皮开片在食用黄色颜料中蒸煮,并点上一红色五角星(文革时尚遗留下来)而成,成品毫无通透感觉。
(3) 黑附片(黑顺片)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并拌上红糖、菜油,在烤炉文火烤制而成。黑顺片一般不去皮,色泽红黄但仍剔透。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在食用黑色颜料中蒸煮而成。

在与我们谈论炮制过程中,汪总还提到一些有关附子的趣事,也颇值得玩味。


一件是种植地的趣事。目前附子的种植地较多,凉山、安县和陕西汉中各有1000亩左右,云南、山西和河北各有200亩左右。凉山、安县、汉中等地的附子都可以在夏至后的小暑、大暑甚至立秋时采挖,而中坝的附子必须在夏至左右数天采挖,否则就会烂掉。这是不是从节气的角度证明了中坝确实是附子的道地之地呢?


另一件是关于生附子的毒性的趣事。汪总他们工厂里有许多老鼠,经常看到他们偷吃生附子而活蹦乱跳的,这好像又给那些事必坚持“科学实验”、“小白鼠实验”的人一记响亮耳光,他们把小白鼠看成是缩小的人体显得是多么的可笑。


还有一件也是跟毒性有关的。

以前有一南方的收购员到汪总他们厂里,饿了要吃一枚生附子,汪总他们都劝他不要吃,他说没事,削皮后就吃了,也确实没事。第二天又叫他吃时,他却不吃了,问他原因,他说:昨天他刚到中坝,体内还是外地的水土,所以可以吃,但今天已经是中坝的水土就不能再吃了。这真有点匪夷所思。

当然也有当地农民看见汉中当地人煮生附子当土豆吃,回来后打赌吃生附子时导致急救的,或牲口误吃生附子而成牺牲的,这些故事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对附子的毒性还了解太少,还处在探索中,或者说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足以将附子的毒性理解透彻,所以不要再举着“科学”的大棒挥打一切了,让我们还是保持一种“存而不议”的科学态度吧!

随后我们跟从汪总一起参观了他们公司的炮制设施和炮制流程。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727184&000]
待清洗的生附子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ec743c&000]
浸泡池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dd4910&000]
用于浸泡生附子的胆巴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690f971&000]
清洗设施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738bc43&000]
漂洗池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70b0af1&000]
高温高压蒸箱

传统工艺的炮制设施几乎全部废弃。原因很简单:这些落后的设施哪里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哪里能达到GMP标准呢?如有一些客户要求汪总他们按传统工艺生产出一批炮附片(想必是欲遵从张仲景时代的炮制方式),汪总说,出再高的价钱也只能拒绝,因为他们一旦用传统的热土炮制的话,药检部门马上就会上门来罚款,因为他们违反了GMP的生产标准。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7944630&000]
传统工艺的蒸笼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775c409&000]
传统工艺的烤炉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1d748029b&000]
传统工艺的设施

中药与西药的药效机制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既然是不同的理论体系,理应有不同的管理体系,而现实呢?却是完全照搬西方关于西药的管理体系,中药材种植要按GAP标准执行,中药材生产要按照GMP标准执行,我们不反对这些标准中某些有利于中药材安全、规范的措施,但许多不利于中药材特性的标准将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传统工艺彻底灭绝。


从5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提倡大力发展中医中药,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中医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药要走现代化,产业化的道路,但效果恰恰相反,中医基本上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而中药不仅没有产业化,反而不断萎缩化。这也难怪何祚庥、方舟子以及张功耀之流披着“科学”的外衣跳出来叫嚣“中医是伪科学”、“应该取消中医”。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此生气,更不必与他们辩论、对骂,应该原谅他们没有见到过真正中医的无知。中医药的问题还是要我们中医人自己解决,只要我们继承了真正中医的精髓,真正把疗效搞上去了,一切都会拔云见日、阴霾自清。


最后让我们以卢氏火神派祖师爷卢铸之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这次的江油之旅:“附子为药品中最大英雄也!以之治人,人健而身轻;以之治国,国泰而民安;以之治天下,亿万年皆成盛世也!”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30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历江油附子采收及试服生附子!
2008年08月10日 星期日 15:49
亲历江油附子采收及试服生附子


又到一年一度江油附子采收时间。

由于江油附子的采收只有三、五天时间,所以在这几天中必须赶到江油。否则一过这几天,就很难买到真正道地的江油附子了。(更多细节可参看去年拙文[地址=http://bl0g.sina.com.cn/s/bl0g_45c585f901009y3w.html]《随卢火神考察江油中坝附子》

5.12地震以后,曾经很担心作为重灾区的江油会受到很大损失,特别是唐家山等堰塞湖会对江油的附子种植基地产生毁灭性打击,庆幸地是这些堰塞湖奇迹般排除险情,避免了次生灾害进一步重创已经满目疮痍的重灾区。

路过江油所辖青莲镇(李白故里)时,看见公路两旁垮塌的房屋很多,即使没有垮塌的建筑物多半也是危房,前来救灾的军民正在拆除许多危房,而“李白故里”广场上全是搭建的帐篷和板房。



绵延几公里的新建板房
快进入江油城区了,公路右边临近涪江边绵延几公里的新建板房。城区里面虽然坍塌的房屋不多,但看得出来很多是危房,马路两边和广场上搭建的各式帐篷,不过来来往往的人表情很平静,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





附子采收

今年江油附子种植基地只有部分田地平整后用于建设板房,影响不是很大。但种植规模还是逐年萎缩,现今大概1300亩左右,估计共可采收生附子不到五百吨。

    今年的收成很不好,附子个头特别小,可能与地震有关,天气与地气相应,地震后灾区一带气候与往年有很大不同,我在成都就感觉特别明显。往年特级生附子(12头/kg以上)可占总产量10%,但今年最多达到5%,也就是说整个江油今年特级生附子也就不到25吨;一级生附子(12头/kg-17头/kg)估计有15%左右,也就不到75吨;剩下80%都是二、三级生附子。一般来说,如果严格按照正规工艺来炮制,4.5到5吨生附子才可生产出1吨附片成品,今年江油附片成品总共也就100多吨。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c9bb4b&000]
工人正在清洗收购来的生附子

从近两年江油附子的销售方向来看,80%的江油附子成品都出口了,特级全部出口,一、二级也有部分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带。日本主要用来再加工,销往本国和欧美市场;韩国则主要用来生产高丽参;东南亚和香港、台湾则喜欢江油的炮附片,主要用于药膳煲汤。剩下的20%还要被国内几大制药厂瓜分,如三九、三精、宛西、涪陵制药等,可以这么说,国人基本上买不到正宗道地的江油附片。

    而道地药材对治病疗效太重要了,这对于了解中医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服到自己的道地药材?鉴于这种情况,今年我们几个同道准备定购一批附片,有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和盐附子。生附子原料基本为特级和一级;白附片全部人工竹刀去皮(除非增加工时费,否则现在附片去皮全部采用化学方法,残留化学品不仅大大降低附片药性,并且对人体毒害极大);所有炮制工艺流程全部由我们提供;成品严格按照我们的质量标准验收。而且从采收、炮制到验收全程派人驻守江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让现今中国最奢侈的奢侈品是诚信呢!

    七月底,第一批附片样品就会出来,到时就可与以往的附片比较比较,药效到底有哪些不同,让我们拭目以待。

试服生附子四逆汤

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生附子是不能入药的,能入药的必须是经炮制后的黑顺片和白附片,而且用量限制为3~15克。而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四逆汤、白通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都是用生附子一枚破八片,我们到底该遵循哪个标准呢?至少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中医人和药店遵循的是药典标准,因为那是法律依据,许多药店上15克附片的方子根本就不捡,更别妄论使用生附子了。

我自己买了五公斤生附子,买的时候选大个的,每公斤十五元。回家后数了数共81枚,也就是16头/kg,每枚大约62克,算是一级生附子标准了。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310e99&000]

    选了一个60克的,洗净、切片(未去皮),另外备好50克生姜,5克炙甘草,掺入两大碗水,武火煎开,文火煎熬两小时,得一小碗药汁,复加水再煎一小时,混合两次药汁得大半碗。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de4dc80&000]
一个60克生附子,50克生姜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034c96&000]
切片后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128501&000]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405b6f&000]
第一遍煎两小时后,掉出一小碗药汁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7d603d&000]
煎完两遍后的药渣,生附子已基本煎烂

    起初不敢猛服,小嘬一口,有很浓的附子麻涩味、生姜的辛辣味和炙甘草的甜味,过几分钟看看没事,又喝一大口,竟然麻涩味还没有第一口浓烈,再等几分钟也没什么不适感觉,故服下一半,晚饭前服下另一半药汁。

    总体上没什么不适感觉,但有几点感受:
    1. 至少对我来说,60克生附子水煎两小时后不会附子中毒,仲景立法开方不虚。。
    2. 炙甘草这么小的量,其本味仍那么重,我们知道甘草的主要作用是益气和中以及解毒、调和药性,那么大剂量的炙甘草是否会过分缓释附子的作用呢?这是否可解释卢火神四逆法类方子中炙甘草的量偏小的原因呢?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30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制炮附片

5公斤生附子除用去一枚外,尚余不少。而生附子是无法保存的,几天之后就会全部烂掉。于是我将它们全部制成炮附片。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2ae5e4f92b3&000]

先全部洗净,去掉须根




切片(刀法有限,厚薄不均)
晾晒
将几斤河沙在锅里炒热。



每次放进几十片生附片
将附片炒至微黄略鼓泡。



做好的一盆炮附片。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33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火神(卢崇汉)在首届扶阳论坛的演讲!
2008年08月10日 星期日 15:47
[地址=http://bl0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orignal/45c585f945156af9f2ab7&000]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与运用
卢崇汉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


扶阳的基本概念

“扶阳”的“扶”字,清·阮元编的《经籍籑诂》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畅、强盛之含义。从钦安、卢氏其著述的内容来看,以及200余年的大量临床治疗中,他们始终贯穿了这一精神,并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际,确立了一系列原则、方法和具体的方药。如病邪有伤阳之势则以防为急务,而用阻断损阳病机的措施,阳虚者则大剂量温扶其阳,阳郁者则宣散其阳,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者则扶阳而使其通达,阳气不达则枢转其阳气以达邪等等,这都是钦安、卢氏扶阳思想的具体体现。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阳主阴从观

人体阳气的生理病理早在《内经》中就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并把阳气置于非常重要和地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今人通过研究,还观察到全日食中病人产生的症状,都可以阳虚或阳气受到干扰来解释,更说明了阳气犹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所比喻的人体内的“一丸红日”,故扶持和保护阳气,应是防治疾病的基本精神。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卢氏的扶阳思想,没有脱离阴阳的学说的基本理论。卢氏认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核心,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阳气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些著述中,就可以找到很多重阳的思想基础。如《周易》以阳爻(-)和阴爻(――)代表一切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消长、转化的矛盾关系,以促进事物的发展,然而,《周易》在提示阴阳二者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和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中,始终强调了阳的及其重要性,在《周易·彖传》论述乾元时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论述“坤元”时则说“乃顺承天”,《周易》强调了什么呢?它强调了阳在万物生命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而阴居从属地位。并且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这说明了阳气是构成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物质本源。如果没有阳气的温煦化育,阴也就不能够独立存在,更不能够发展壮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出了阳气的健运,才能导致事物的生生化化,才能发挥事物本身应有的作用,说明《周易》的根本核心,始终强调阳的一面,认为没有阳就无所谓一切事物的生生化化,生长壮大。《周易》对于一切事物的解说,认为没有阳物质的动,导致阴阳二气的相推相感作用,就无所谓一切事物的生成和发展,其核心思想始终强调了阳的重要性,也可以认为这是《周易》对阴阳学说的基本原则和科学内涵。


《周易》的重要思想给先秦诸子的唯物哲学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提出了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无形之气变化而成的观点,如《庄子·至乐篇》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荡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管子·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说明了精是更精微的气,乃由气所产生而成,精气在人体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生成变化仍是由阳的作用而导致的阴阳二气相推相感作用的结果。


先秦诸子的论述,由于不是专门的医学著作,也就不可能对人体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论述得相当详尽,但是这些认识的形成,却为《内经》作者的重阳观念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同时也可以看出,从《周易》阴阳学说的创始,到《内经》形成医学理论的学术渊源了。


正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说:“易之变化参乎医……医之运用赞乎易,”“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用易者所用在变,用医者所用在宜。”我们在《内经》的很多篇章中可以发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很显然地说明了这是《内经》作者继承了《周易》“一阴一阳之渭道”的思想,对宇宙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做了明确的阐述,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是一切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充分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


对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认识,《内经》作者同样强调了阳的重要性,并从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上进行了阐述,从而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这与《周易》和先秦诸子的重阳哲学思想完全是一脉相承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是《内经》作者用阴阳来分析一切事物的功能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一个概括,这里的“阳生阴长”是说明一切事物的生长功能,“阳杀阴藏”是说明一切事物的收敛功能。从自然界来看,春夏的阳气旺盛,万物随阳旺而得以生长发育壮大,秋冬阳气衰减,万物亦随阳之衰减而伏藏甚至死亡。结合人体生理病理而言,阳气旺盛,可以促进吸收而化生充足的阴精而体魄健壮,阳气衰减,吸收迟缓,则阴精的化生亦必导致减弱而体衰。


正如清代的扶阳宗师郑钦安先生(其弟子卢铸之先生称颂尊师“为仲景后第一人也”,其也被中医界公认为“火神派”首领。)在《医理真传》中说:“阳长一分,阴即随之长一分,阳衰一分,阴亦随之衰一分。”阳为阴之主,气为血之帅,气行血随,气滞血瘀,气停血停,这说明了在阴阳两者的关系上,必须以阳为主、阴为从的道理,也可以认为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


阴阳的功能不外乎“阳化气,阴成形”,这里所说的“气”,指的是气化功能,“形”指的是有形的物质,这充分说明了一切生化机能是无形的,属阳的范畴,一切有形的物质,属阴的范畴,阳能化生力量,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都是靠阳的功能来化生,阴能构成形体,虽然这是固有的性质和功能,但作为形体由小而大,由弱而强,也仍然离不开阳的生化功能所起到的作用,故阳能化生阴,使阴的形得以逐渐强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功能作用发挥,机体的生命仍在进行,不但籍此阴可以继续向阳转化,并且“阴”物质可以通过“阳”的作用而不断地合成和积累,这实际上也说明了“阳为阴之主”的关系,说明了在阴阳的这一相对的统一体中,阳是主要方面,阴处于次要、从属地位。


环顾自然界,太阳的存在对宇宙间所有的行星的运行,对地球、天文、气象、历法,以及对万物的生长化收藏无不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人体的阳气,在生命开始之时起,就体现于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可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机体的运行与生存靠阳气。若人体阳气受损,则会生机衰竭,贼风数至,邪气弥漫,苟疾丛生,严重者会夭折生命。


就人体生理病理而言,阳气为人体生长、发育、繁殖之根源。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里的肾气,实际上就是人体之阳气,它贯穿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阳气充盛,则人体的生机旺盛;阳气衰减,则人的生机亦随之而衰。阳气还是人体各脏腑组织、经脉发挥正常功能及精、血、津液输布的原动力。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得阳气的激发而各行其职,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的呼吸、语言、声音、耳能听、目能视、鼻能嗅、脑能思维、以及肢体运动、筋力的强弱,皆与阳气密切相关。人体的精血津液的化生,输布及代谢产物的传送与排泄,也全赖阳气的作用才能达到生化不息。肌体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升则以养神,达下则以柔筋,都离不开阳气。阳气布散于肌表,可以抗御外邪,卫外为固,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固也。”所以凡邪气能够中人,皆因人体阳气不足所致。


李念莪在《内经知要》中说:“阴主内守,阳主外护,阳密于外,则邪不能相侵,而阴得以固于内也。”说明了阴精所以能固守于内营养内脏,全仗阳气的卫外作用,如果阳气不能发挥固密于外的功能,阴精也就无以自安于内了,阳不外护,则外邪可以乘机入侵,从而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如伤寒邪入皮毛,继而传经入里,造成内脏气机紊乱,病变百出。这是由于阳不卫外,使阴不能内守的结果。若人体阳气固密,在外则邪气无从入侵,在内则机体内脏精气平静不乱,从而维持了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可以认为,要使人体阴阳相对平衡协调,阴阳虽然各有所主,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阳气,说明了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阳气最为重要,最为关键。若我们能保持机体阳气的旺盛,就能获得健康之体。


华佗《中藏经》说:“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灭。”张景岳在《传忠录·辩丹溪》中说:“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有生之气即阳气也。”对“阳主生,阴主杀”进一步地论说:“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而况乎无阳乎,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所以,天地万物之生长、衰退、死亡,无不由阳所主宰。若一旦打破了人体正常的“阳主阴从”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就会导致以阳为主导的“阴平阳秘”的关系失调,从而发生疾病。若阳气虚于外,则机体失其温煦肌肤,抗御外邪,卫外为固之功,易为六淫之邪所侵而发病。若阳气虚于内,则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动力减弱,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输布失常,十二经脉运行无力,精血津液的化生不足而形成人体虚衰之病理变化。


《内经》的重阳思想,对后世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如张仲景在撰述《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时,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重阳的思想,他在《伤寒论》中明显述及阳气损伤的条文将近二分之一,112个处方中凡用有温、热药物的处方共有85个。可见损阳伤正的病理和证治在论中十分突出。仲景在六经证治中极其重视把好太阳、少阴两关,强调太阳的阳气在发病中首当其冲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与《内经》一脉相承的。仲景始终遵循“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说明了在阴阳二者关系中,人体阳气在生命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阴阳胜负的病机中,实际上体现出人身阴阳之气,互为其根,但仍然以阳为主。


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深得《内经》和仲景的重阳奥旨。他们在其著述中强调治病重视阳气,尤其重视扶阳,究其所论,贯穿了唯物辩证思想,在辩证论治中倡导扶阳,并且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扶阳学术思想和原则,而在扶阳学术的渊源上,钦安、卢氏几代扶阳的积极倡导者,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和仲景的理论精神,在继承上,他们通过对疾病的辩证论治过程中反映出了对《内经》和仲景重视阳气的继承性,而不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因而在六经病证论治过程中,处处贯穿着扶阳的指导思想。他们强调理论应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把《内经》和仲景重阳的思想转化和制定出众多能针对疾病各病机阶段的治疗原则、方法和不同的扶阳方剂以及使用大剂辛温扶阳药物,从而使医者能便于掌握运用,这也是钦安、卢氏最为伟大的成就,可以说,钦安、卢氏对《内经》和仲景重阳思想的继承,是一个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35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扶阳思想的运用


扶阳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就是主张“治未病”,使其阳气旺、脏腑功能方能强健。精、气、血、津液旺盛,机体抗病力强,邪气乃不可干。在临床治疗中,若能早期使用扶阳的方法,即可使人体阳气不致于受损,就能把很多疾病消除于萌芽状态,乃不致于发病。通过扶阳的方法,使五脏之间、脏腑之间相互协调、安和,从而阻止疾病的互相传变。扶阳还可把握住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趋向,能增强机体的康复能力,使其早日痊愈。所以我们倡导扶阳首先要重视预防和消除损阳的因素,始终保持人体阳气的充盛,在治疗疾病的各阶段中注意保护阳气,消除各种损阳因素,以达邪去正安的目的。


避免医源性损伤阳气

医源性损阳主要指过度的使用寒凉药物,或汗、吐、下法,误治、失治、以及祛邪过度而损伤阳气。若失于及时的治疗,延误病机,也可能导致疾病的深入而损阳。如外感表证,未能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可能内传入里、损阳伤正,医者应把握时机,及时正确地治疗。再一方面,若用祛邪之法,亦必须把握尺度,以保护阳气。汗、吐、下法不可过度,以免损伤阳气。


消除病理性损阳因素:

临床中任何疾病,都存在损阳伤正情况,如外感病中损阳伤正的病变产生于邪正相博的各个阶段中,因此要消除病理性损阳,必须谨守病机,充分重视祛邪,在六经病中,他们各自的病变特点又使消除损阳的方法不尽一致。太阳病为邪正相争于表,但失治、误治均有伤阳内传或造成变证的可能,而治又以汗法为原则,用桂、麻二方,可发汗祛邪,使表邪解而正安。阳明病中邪热与正气斗争剧烈,采用清、下为手段,由于邪热盛实的病机本身即能耗气伤津,而且,一旦正气不支,则病有入阴的可能,甚或津沽亡阳,清下两法能祛邪泄实,则津液自保,阳气亦能因之而安。少阳病,正气稍弱,邪入半表半里之间,枢机不利,以和法代表,既枢转气机,又祛除邪气,排除了“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的可能。三阴病以阴邪盛,阳气不足的病理为普遍,故多采用温散寒邪、温扶阳气等方法,针对损阳伤正的病理,使阳复寒去,达到扶阳的目的。


把握太阳、少阴两关:

外邪致病,太阳首当其冲,也可以说是外邪损阳伤正的起始点,若能及时正确的治疗,则邪去病愈,若失治、误治则邪气伤正而内传,所以防治太阳病是外感病中的关键环节,在仲景的《伤寒论》中太阳篇列条文183条,几乎占了全书条文的一半,对太阳经腑证、兼证、变证论述及其周详,可以说是辨治入微。而位处六经病理层次最浅的太阳病与层次最深的少阴病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太阳与少阴有经络相联、腑脏相关的表里关系、正如郑钦安先生讲,太阳之底面即为少阴,少阴真阳,蒸化太阳经气,可以说是二者内在联系的核心,所以治疗太阳病,应处处慎防伤及少阴之阳。因太阳病风寒伤阳易传入少阴,医者治疗,必须谨慎。若能把好外感病的太阳关,对于保护阳气尤其是少阴阳气非常重要,这实际上就是发扬了《内经》“善治者、治皮毛”的“治未病”的思想。


病入少阴就会危及真阳,故阳虚寒盛之证为少阴篇的主要征候,如真阳衰微而见“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或阴寒盛极格阳证及戴阳证等,而使用四逆汤类处方比比皆是,仲景反复告诫医者,“少阴病是生死关”,“阳存则生,阳亡则死”,使用扶阳治疗必须积极、主动、果断,若待少阴阳衰危象俱备方施回阳救逆之法,则往往药力难济。所以在治疗上,宜急不宜缓,只要抓做疾病前期的苗头,就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决不可等闲视之。


宣通与温补是扶阳的两**门:

阳气的不断运动,可使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官窍的诸多功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治疗上,一方面要保持阳气运动的宣畅,另一方面对阳气的虚损又应温扶,显然阳气的病变往往同时涉及两个方面,但在具体疾病的病机上各有侧重,论治上也就各有特点。


三阳病证务使阳气宣通,三阳属三阴之表,往往属于疾病的早中期,邪正相争较为剧烈,阳气在抗邪过程中,容易因病邪阻滞而造成运行障碍,故赵献可说,“凡外感病者,俱从郁看”,三阳病的这种病理特点决定了治疗中常常采用祛除郁闭的外邪,消除病理性淤滞和调理人体气机的原则,务求保持阳气宣通。具有代表性的宣通阳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温散法:

风寒之邪郁闭在表,不仅阻滞阳气正常出入运行,并可损伤卫阳,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证,以麻桂二方为代表的温散法既可以发汗祛邪,又鼓舞阳气外出抗邪,邪气去则阳气出入自然恢复正常。体表阳气被寒祛闭郁较盛,还可影响肺气宣降功能,出现“无汗而喘”,“喘而胸满”,以及郁闭之阳抗邪欲伸而见“发热”、“脉浮而数”,甚至郁而化热而兼见烦躁症,都可以采用本法。


调枢法:

调理少阳枢机也是调节阳气运行的重要方法,阳气运行不畅,枢机不利,是少阳病理的主要方面。正如仲景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结于肋下,正邪分争”,这当中,“相搏结”、“分争”最能体现枢机不利的病理状态。而通过调枢,是为恢复少阳阳气“可出可入”的生理状态,用小柴胡汤为基本方,通过调枢,可以促进阳气的正常升降,如小柴胡汤可治“心烦喜呕”“不大便而呕”,所以仲景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焦通畅,气行无阻,自可周身戢然汗出而解。阳气升降出入正常,也就改善和促进了阳气御邪功能,调枢可使阳气振奋,祛邪外出。从而产生扶正祛邪的作用。


通阳法:

三阳之中,太阳为寒水之经,若病邪深入于腑,而导致主水障碍,可造成蓄水证,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津液不能随阳气上布则口渴,方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行水,使水道通畅,阳气气化正常则诸证可除。此外,阳气功能受到影响,水饮湿邪往往由之而生,又反过来阻碍阳气的运行,造成三阳病中的一系列兼证,如风寒表实兼水饮喘咳用小青龙汤,少阳证兼水饮内停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都兼用了通阳之法。湿邪还可与热相合致病,如阳明病湿热发黄,小便不利,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湿热去,三焦通利,阳气运行方可恢复正常。


在三阳病中,宣通阳气并不拘泥于以上的方法,如阳明病热邪郁阻胸膈,可见“胸中窒”、“心中结痛”等,就明显阻滞气机。阳明经证,邪热壅盛,可妨碍阳气的运行,甚至郁阳不得以外达而出现“厥深者热亦深”,如“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的治法。至于邪聚热结,腹满胃实的阳明腑实证,则阳气被邪实壅遏更为明显,故以清下二法为主,有效祛除邪热,才能使阳气宣通。


三阳病中,阳气易因邪气侵袭而运行受阻,宣通阳气的意义在于使病邪去,阳气宣畅,正胜而病愈。


三阴病重在温扶阳气:

病至三阴,机体抗病能力衰退,多表现为阳虚寒证。

如太阴病,以寒湿内困,脾阳虚损,运化失职表现为纲。太阴篇所述八条条文,全都含有中阳虚损的病机在内,故治疗“当温之”,用方不离四逆汤、理中汤,以温扶脾肾之阳,燥湿祛寒而痊愈。


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纲。其病机不外心肾阳气虚衰,气血不足,阳虚不能振奋精神。少阴病变以损阳伤正为主,故温扶阳气极为重要。但在具体论治中,又因阳虚病机不同而变化。如脾肾两虚,中外兼寒者,治宜四逆汤,以温运脾肾之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治宜通脉四逆汤通达内外阳气。阴盛于内,格阳于上的,治宜白通汤宣通上下阳气。阴盛阳虚兼水气浸渍,治宜温肾阳、利水气,选用附子汤或真武汤。


厥阴病,处于两阴交尽之地,故其病当阴寒极盛,但是,“重阴必阳”“寒极生热”在此阴极之中,却包含阳热来复机转,他的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不外乎成无已所讲的“厥为阴气至也,热为阳气复也。若能把厥、热作为辩证要点,从阴阳消长视为机转。只要阳气复,乃可愈。即使阳复太过有热化之变,也不能否定这一规律,尤其在危亡之际,往往阴寒盛极,消亡阳气,一旦阳不复生,厥逆不还,便有阴阳离绝之险,治当温扶阳气极为重要。


宣通阳气与温补阳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宣通是针对阳气被郁,运行不畅而言,温补是针对阳气虚损,失于温壮而言,二者是有区别的,但临床病变错综复杂,运行不畅,和失于温壮往往是阳气病变的两个方面。故治疗中,当重视两方面共同互济的联系,宣通阳气使阳气运行宣畅,可以促进和发挥阳气的功能,如辛温解表祛邪,宣畅阳气,使卫阳营阴得以和调;温壮阳气也可以促进阳气的活动力,如温阳化气,气化水行,使阳气畅旺。三阳病中扶阳以宣通为主,但又不拘泥于宣通,若病有伤阳之候,温补亦必不可少,如太阳病误伤中阳,见胸满微恶寒证,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使宣通中兼以温补。在太阳病变证中,不少病证属于损阳伤正而导致的,故治疗中温补方法应用相当广泛。三阴病中扶阳以温补为重,亦不拘泥于温补,若阳虚而病理产物淤阻,常又兼以通阳。如寒湿中阻,身目为黄,治疗当于寒湿中求之。厥阴病中,阴虚寒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往往采用温补振奋阳气以通阳。通过区别宣通与温补在于更好地认识其规律,抓做二者的联系,这种认识才能更为深刻,才能灵活有效地用于实践。


从古人的唯物哲学观和《内经》的医学观来看,卢氏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结果,而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以阳气为主的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正常生理关系遭到破坏所致。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中说:“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重生。”著名中医学家卢铸之、卢永定在著述中说:“人之生成,纯在天地之中,阴阳之内,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气机而转,业医者须识得《内经》所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等奥义,认明阴阳之虚实,变化之盈缩,刻刻都随五行运化之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无一刻停滞,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纲领也。”这个“纲领”,实质上是提示人们要认识到人体阳气的极端重要性。


在以上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力主扶阳的学术见解,在辩证论治之中,当始终遵循扶阳为治病要诀,其“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卢氏倡导医者应以“治未病”为本,主张“养生治病,以扶阳为纲,保天下众生长寿健康”。所以卢氏几代业医,所用药物多以辛温扶阳之品为主,使人的机体五脏六腑安和,经脉畅通,气血调畅,生机勃勃,乃达祛病延年,健康长寿。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38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片全一点,再贴一次


半部居士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脱阳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部 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


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在卢氏扶阳学派祖师爷卢铸之、卢永定老先生立法处方中,附子的运用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但到了现今“卢火神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附子的运用却在减少,甚至有段时间卢火神已少用附子,是什么原因促使最擅用附子的卢火神少用自己的拿手好药呢?卢火神的回答是:“附子的质量在下降,附子的药效在降低,甚至还有副作用在增加!”



附子的生长特性是:冬至一阳生时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很早卢火神就想亲自前往附子的产地实地考察附子的生长、采挖以及炮制过程,探索附子药效下降的真正原因,谋求恢复附子功效的方法。

夏至刚过数天,我们一行78人随从卢火神一道前往附子的道地之地——江油中坝,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



已时左右,驱车到达中坝的河西大桥。国家中药材公司中坝附子公司的汪总一行已在此等候多时,随及步行前往附近的田间观看采挖情况。


目前附子一般与其它作物间种,我们看到的是与玉米间种。
正在采挖附子的农户
还未采挖的附子苗
这就是附子,一边一个
将附子摘下
剩下的根部就是川乌
已采挖完的田间
沿途随处可见收获的附子
正在清理附子的种植户
正在清理附子的种植户



注册会员
帖子
1924
积分
1
银子
414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6

康复突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41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些资料,我在网上找到淘宝一家,专卖“无胆附片”的,跟老板王辉,买了一斤统片。

今天收到手后,用珠宝称细细分成6克一包,分送给一位同样需要附子的朋友一小部份。
希望她和我,都能借着这无胆附子之力,健康起来。


注册会员
帖子
8
积分
0
银子
16 两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09-1-15 10:45 | 个人空间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喝这副要的过程这么曲折啊,有点怕怕



这里是一群很优秀的人,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非常突出!
World without strangers, www.yz-bbs.com

手机版|合作|联系|关于|腰椎论坛

GMT+8, 2025-1-27 13:04

www.yz-bbs.com
2006--2021 版权所有 所有权利保留